没完!

明天还有一天!没完!明天还得上一天班!老板娘说啦,试用期不算!哼哼!一天就一天!

这是我的第一百篇“涅幼日志”就让它简短点吧,反正没完……

PS:夜宵的扁肉吃得我肠胃很不爽

熬不下去了……

鼻子塞了,鼻炎发作了,把电风扇关了,汗出来了,熬不下去了。
不到11点我就想着下线睡觉了,什么也干不了,也不想画画,也不想写东西。
彻底开始堕落了。
明天就决定辞职,我现在天天想着睡觉,别的什么也不想干。
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现实对于我来说怎么着都是份煎熬。
每天清醒过来鼻炎就开始发作,只有梦里的空气最清新,真的熬不下去了。
想到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上班,心里也高兴不起来,感觉这将是另一个堕落的开始。
但是,那工作真的没法做下去了。
很累很累,我现在只想睡觉。
好吧,安吧……
我去睡了,已经好几个月没在12点前去睡觉了……
有些神奇。
流汗,鼻塞,喷嚏,纸巾,夏天,我的生活一片混乱。
这个暑假让我觉得异常空虚。
为什么总要对一些不可能的东西产生兴趣呢?
活着真累……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结束了的七月

已经差不多了。
可是短信居然还有30条没发完,早上的时候是130多条,奋斗了一天也没什么结果,还是浪费去吧……
工作稳定下来了,不再出错,老板也不再ZY,但一切都晚了,我马上就要辞职了。
白天老板不在,和他老婆去了福州,老板的妈妈来看店,然后听她在那里讲老板的发家史,或者该说是堕落史,愈发地感觉到这个老板是个极其幽默的人,以后有空就写写他的故事……
有了一场聚会,效果没有预期的美好,勉强撑了过去,没有任何感觉。
接到电话,说是学生会小干部要提前到校,感觉生活彻底没了盼头。
晚上接受打击,不再崩溃,只在想解决的方法,虽然也许没法解决……
家里的电脑终于变成包年了,随便怎么上,但还是习惯上完网关掉ADSL,习惯了。
六月的电脑也包年了,还一下插了条256的内存,装了XP,感觉有些一步登天。
反正日子又中规中矩地奇形怪状起来了……
别管我在说什么,我很混乱现在。

昨晚喝了些酒,小脸一阵绯红。今晚又喝了些酒,吐了,但很爽。
傍晚快下班的时候,不幸又被老板揪住ZY,外加上老板娘,两个人有些搞笑地争着ZY我和小盘发,导火索是今天我在复印的时候作废了3张纸。他们ZY的时候我一直想笑,因为常常会出现听过很多遍的话或者例子,老板ZY快完的时候突然就冒出一句话,我告诉你哦,我跟你说的这些话以后对你很有用处的,要是拿去卖钱,至少值……值两百啊……他停顿的时候,我因为会说一两万之类的数字,没想到只有两百,我在心里笑得翻来覆去,但是表情还是严肃无比。从店里出来的时候又一丝绝望,看着天空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手机显示已经6点45分,意思是老板和老板娘一齐ZY了我和小盘发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就感觉眼睛有些难受,嘴巴渴得没了知觉。
yuco发来短信说某同学要请客吃饭。马上把眼泪憋了回去,笑笑地回复要吃kfc。yuco说kfc不行,不能喝酒,然后就找了个能喝酒的店让我马上去。突然间想起yuco说过他很能喝,就开始担心今晚是不是要倒在路边。到吃饭的地方,胃已经没什么感觉,先喝了两杯感觉嘴巴有些舒坦,某同学在那笑得贼贼,原来已经拿到家教的工资,丫的不到一个月750,回头一想自己一个月才700然后就觉得无比郁闷了。吃了很多稀饭,夹杂着啤酒,看着很会喝酒的yuco脸红得发紫,三个人不到两瓶他就一阵恍惚了。我开始质疑他所谓的能喝,yuco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说能喝,有没说能喝多少,我说能喝很多,是说能喝很多杯,又不是瓶。我一阵无语地看着没喝多少就东倒西歪的yuco,某同学直说yuco一定在装死,正伺机等我和他喝得不行了,再横空出世……然后就听着yuco叫那个男服务生,小姐,把这瓶酒退咯………我摇摇头看着yuco,不行啦你不行啦你。yuco勉强地笑着,我这不是近视没带眼镜么,然后就习惯性地推了推他鼻子上的眼镜。我再次陷入无语状态。和某同学又对酌了一瓶,某同学就携带着一大包的纸巾跑去WC拉了一通,回来的时候我和yuco就把剩下的一些酒都干了。yuco趴在桌子上大有一醉不醒的姿态,我也感觉这酒都冒到嗓子眼上了,说了几句话,我就跑厕所里全吐了。
没有一丝难受,觉得很爽。

随便给某网络电台做的某策划

栏目名称:“80后”的声音

风格定位:调侃议论+人物访谈

针对对象:“80后”读者群,及关注文学的各个阶层

主要内容:

通过“80后”写手的各类作品,及近期的一些与“80后”有关的事件来讨论“80后”现象,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80后”的一切。

栏目分块:

1。“80后”人物,分期系统介绍“80后”写手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对“80后”写手近期作品的关注,及作品评论。

3。“80后”动向及其一些事件的评论。

4。定期对“80后”写手进行访谈,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

可行性:

因本人对“80后”这一块较熟悉,做起来比较容易。也认识部分“80后”写手,访谈做起来会比较轻松。但问题在于访谈时间会有所的冲突上。

栏目发展前景:

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不断地出新。毕竟“80后”不是一群安静的人。

 

栏目背景介绍:

80后,近几年来一直闪烁在文坛的词汇,一群出生在80年代的孩子,他们用他们特有的文字感染了许多的人,当然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体也大部分圈在了80年代。

80后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80年至84年,而85年及85年之后的,同90年到92年的孩子一齐被归入了一个叫“泛90”的群体中。被划分的意图很明显,80后前期的那些写手可以列举出许多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大多已经走上比较正常的写作轨道,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轨道。而泛90的孩子们,他们大多都还沉寂在公众的视线以外,还找不出特别出众的代表。

也许有人会吱声了,那什么蔡小飞不是87年,网络上现在把他炒得特火热,居然还有人将他和三毛,顾城还有海子并称为文坛的四大遗憾。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笑话看看,一个不存在的人被一堆存在的人追捧,这堆人也大部分就是泛90的人了。泛90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也许几年后,泛90的影响会超过80后前期的一批人,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决不是现在。

歪了些题,说了些貌似题外话的东西。我们回过头来看看80后前期那一批的写手,大家一定会首先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韩寒。

每个时代或者说每个时期都需要一个偶像。当5年前一大批80后的人都还处在初中或者高中那个水深火热的学习环境里,突然出了这样一个人,除了语文什么也不及格,但文章却写得极好,得了一个全国大奖,还出了本书,人长得也挺帅的。许多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便沦陷了,他们带着青春的叛逆开始追捧这样一个他们心目中最完美的青春形象——落拓不羁的美少男。看《萌芽》,谈新概念,这是那时许多在做文学梦的孩子的生活。韩寒给80后开了个好头,但却让自己的生活彻底转头。韩寒退学后,他的老师认为是舆论毁了他的学习,但更多的舆论认为是学校是教育让韩寒选择了后来那条和别人截然不同的路。孰是孰非,也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鞋子是怎么坏掉的。现在的韩寒在赛车,偶尔也继续写些东西来支持他的赛车事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东西只是为了赛车筹钱。不论如何韩寒还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80后的一大特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韩寒时代的结束就迎来了类似于百花齐放的时代,一大堆80后写手像,蜜蜂一样的涌现出来,有从一样从新概念里出来的苏德啊,张悦然啊,蒋峰,郭什么的等等,也有与新概念无关的春树,小饭什么的。风格很多,可以说产品的花样齐全,和前一辈的文章比较,80后的作品更犀利,样式更多,西化倾向更重,自我色彩更浓。

最被市场接受的就是郭敬明同学了,《幻城》的轰动,《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推动,到抄袭事件的纠葛,再到《岛》工作室以及《夏至未至》。一些喜欢他的人讨厌他了,但也有一直支持他也越来越喜欢他的人,一些讨厌他的人却是愈发讨厌了。一些支持他的人认为讨厌批判郭同学的人,是对他的成功的眼红。他爱抄袭就抄袭去吧,他的人格爱扭曲就扭曲去吧,我们要看的是文章,就像我们吃鸡蛋,没必要认识母鸡什么样。但,现在更多的人在关注母鸡如何走,母鸡如何下蛋,母鸡长得够不够美好。世道毕竟变了。最近郭同学又出了张叫《迷藏》的碟,碟的封面又是他的怪模样,老是在他的这本书那本书上看见他的模样,也让我恍惚地觉得他也许就是个帅G了……但是书本化的东西往往和现实相差很远,郭同学的那些PP的照片就和他现实有相当的距离,科技毕竟发达了。

因为某些关系,半年前我曾做过一个80后的写手的采访系列,也因为某些关系弄了三四份采访稿后就停住了。在对他们的采访中我看到了许多,也了解到了许多。其实80后并不是像许多人想的那样高傲,其实80后的他们都相当的可爱。在采访过程中我可以发现不论他们是否有名气,不论他们名气是否大,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对待你的每一个问题,而且很快你就能用很轻松的语气和他们聊天打哈。尝试采访春树,但是失败,一个似乎前卫而强悍的女子,我们暂且不去谈她。采访那一堆人都是在凌晨时分的网上,80后的孩子们似乎钟爱黑夜超过白昼,夜里有什么?夜里谁也看不清楚谁,黑夜是许多人最好的保护色。很巧合的我采访的几个均不在泛90行列。

下面我们来重点谈谈80后的几大特色,虽然在前头已经说过一些,但总觉得还是少点什么:

网络。许多80后是在网络上出道的,或者网络让他们更加红火。在网络上你可以看见他们所有的东西——文章、生活、心情等等。80后的到来使整个网络显得生机勃勃,许多80后写手也在网络的推动下被世人慢慢知晓。网络在缔造神话的同时,也制造出许多笑话。比如之前提过的那个也许不存在的蔡同学。

认真。不论怎样,80后的一批人中的大部分,还是很认真地在写,很认真地在做,他们都年轻,他们都有太多的梦想。记得在某期《书屋》上看过一篇讨论中国文化现状的文章,该文就认为80后一批人之所以能火,因为他们都用心在写,而且也有人在看。

风格。80后的一大批写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苏德算是继安妮宝贝后的又一个小资型写手;张悦然擅长于暗黑煽情;小饭犀利风趣,和韩寒走一条路子;蒋峰西化;春树朋克,意识流;郭敬明同学的风格就多了,有梦幻般的文字(《幻城》),也有痞子动不动就小样什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有平淡得像水一样的(《夏至未至》),我们可以说他是“博采众长”吧;刘一寒的乡土文学,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意味;蔡竣的推理小说;最近还在崛起的beaidid的童话色彩……还有许多我们一时想不起来,但一直在活跃的人,80后的文字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层面。

成长。某些80后的写手一直把自己叫做孩子,希望自己是彼得潘。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大家似乎都还成长得不够透彻,很经常会做一些大人不会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这是80后的可爱之处,也是80后弊病所在。太多的80后还需要成长,社会阅历的缺乏,使他们的一些作品和现实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写现实而不现实。但我相信,只要再过几年,或者不要几年,他们会做得很好,因为他们有天赋,而且热爱写作。

名誉。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让很多人急于出名,也有许多人似乎就那么“顺其自然”地出名了。春树上了美国《时代》的中国版,中国文坛一片震撼,许多老一辈的作家都哗然了,他们一辈子都没得到的让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轻易地得到了;郭同学也在短短几年里轻松地上了中国福布斯排行榜,虽然抄袭事件给他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是人家现在过得比明星还明星;还有前段日子盛传日本动漫大师宫崎竣要把80后某写手的某书改编成动漫,尽管最后被证实是假消息,但某写手的某书还是小小的火了一把……媒体很关注80后,同样80后的一些人也很希望媒体关注。在采访80后的一些写手的时候,我问过他们对于媒体的看法,很多人都认为媒体的关注对于他们是一种推动,尽管也有人认为媒体是在扼杀。80后的孩子有着一股他们不愿承认的虚荣心,也正是这样一种心态鼓动着他们的写作。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毕竟“江山如此多娇”,必然“无数英雄竞折腰”。

爱心。很多父辈对80年代的孩子都有一个极偏激的看法——没心没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许多人有这样的看法,但我必须说,错了,他们错了。80年代的孩子是一批极具爱心的孩子,只是他们知道如何隐藏他们的心,父辈对他们的教育是不要太老实,不要老吃亏,一些人便装成世故的模样,其实他们的内心的深处还是异常柔软。网络上有许多公益网站就是80后的杰作,比如needahead,比如暗地,比如湮灭……他们关心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去接触去体会,很多很多都是大人们做不到的,但是80后做到了。80后的爱心其实已经有些小泛滥,这个你可以在蔡小飞事件上发现。

说来说去,其实80后就是这个样子,他们也许并不在乎外人如何看待,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能做得好,管别人如何讨论。不论如何,80后还是需要成长,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以及成长的时间。

 

节目制作流程:

    从大背景里分块制作,一期节目大概20-30分钟,10分钟人物及其作品介绍,5-10分钟新近事件讨论,5-10分钟新书介绍,每四五期插一次的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