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主观主义产物

客观的主观主义产物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理论分析《务虚笔记》

摘要: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理论为基点,来分析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本文认为,《务虚笔记》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之一,除了文本里所蕴涵的哲学原理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啜外,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极具特点,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理论相呼应的。
关键词:《务虚笔记》,人物性格塑造,客观性,典型性,独立性,历史性

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共同写成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中对欧仁·苏的通俗小说《巴黎的秘密》所作的专题评论,间接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理论,认为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而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就必须把握住人物的四个属性——客观性、典型性、独立性和历史性。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典型性是其艺术形成的关键,而独立性和历史性是艺术真实、丰富、全面的前提。在马克思的人物性格理论中的这四点也构成了对一般文本解读的基点。
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虽然在整体的构思与所表达的思想上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所冲突。在《务虚笔记》里史铁生不断地强调一个关于“印象”的问题,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是自我的,没有了“我”,世界对于“我”来说也是不复存在的。在他的“写作之夜”不断将他的“印象”延伸,故事也不断在“印象”中丰满起来,人物也由此抽丝般的牵引而出。可以说《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唯心主义的产物,但是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却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人物性格理论。

一、在主观中构筑客观
马克思在1859年《致斐·拉萨尔》的信中对拉萨尔的悲剧《封·济金根》进行了批评:“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莎士比亚作为一代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哈姆莱特、麦克白还是罗密欧、朱丽叶,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性格特点来吸引读者和观众。而席勒却恰好相反,它从观念出发,把主人公变成他意念中的某种道德观念的化身,而不取关注人物来源于生活这一现实。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马克思实际上是指出了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客观性。生活是源泉,人是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理所当然地来自现实生活。
而史铁生在他的“写作之夜”的伊始他就直白地说:“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唯心主义的思维系统,所以整个《务虚笔记》的思维起点,是对真实的否定,对印象的展开,接着我们就在故事里看见了残疾人C,医生F,画家Z,女教师O,女导演N,诗人L,领导WR,T,HJ,M等等若干的人物都一一从他的印象中走出,我们常常可以在文本中阅读到这样的故事起点——“在我的印象里”“我想”“就我记忆所及”……然而史铁生对真实的不信任,并不影响他所塑造出的人物的客观性。很多人都认为《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甚至连书本的封底上都了然地这样介绍着。笔者以为《务虚笔记》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是对作者本人的性格复制,更多的是一种延伸,乃至虚构,但即使是虚构史铁生也很认真地站在一个现实的角度对他笔下的人物进行一个思想的完善。也许他们所做出的决定与故事的发展脉络没有得到很完满的解释,但至少在他们的想法上读者可以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作为残疾人的史铁生笔下的残疾人C就相当的具有客观性,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地将他定格为史铁生的一个截面。在故事里残疾人C对于爱情渴望,但又由于自身的残疾惧怕着爱情的发展,这样一种真实的心态,无不从整个社会的状态出发,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其他的那些人物角色也都具有相当的客观性,比如性格懦弱的医生F在当时文革的历史环境下在对爱情与前途的抉择中十分无奈地选择了前途,压抑着自己对爱情的向往。这种胆怯而屈于历史洪流的人,在现实中也实在是不少。

二、在非典型中塑造典型
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不能仅仅限于客观性,还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即是人物的典型性。马克思关于典型人物作了一些论述,他认为典型人物都是多样性统一的有生命的整体,但多样性的元素中总有一个元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且人物的典型性格在社会中是发展的。典型性是人物艺术化的标志。
在《务虚笔记》中人物的典型性是相当得具有典型性。这些人物都只有着一个简单的符号似的名字——残疾人C、医生F、诗人L、画家Z、女导演N、女教师O……并且他们都从相似的起点出发,然后他们对爱的不同诠释使其从相似的起点一点一点分裂出来,然后开始经历不同的苦难,然后开始拥有不同的未来,然后开始诠释不同的人生。这样一种的方式使得每一个人物都看似非典型,但随着故事的发生,读者却可以看见了一个个典型性的人物。而这些典型性的人物无须用其他作品中的人物做什么对比来显示他们的典型性,因为在文本中的其他人物就可以做为他的参照物。
画家Z与领导WR就有着相似的起点,他们同样拥有一个不明去向却给他们的未来造成障碍的父亲,以及一个含辛茹苦抚养他们长大的母亲,在文革那样的年代,他们不明去向的父亲铸就了他们不光彩的开始。然而年少的画家Z看透了世态,同样年少还不是领导的领导WR却依旧天真,这样性格上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各自的典型形象。故事的后来画家Z依旧是一副看透世态的面目,可他却是一直沉溺在艺术的天真中的人;而领导WR在不断毁灭天真的挫折中,终于成长为一个自以为什么都明白甚至连爱情都可以不屑一顾的人。这样两种性格的强烈对比,生动地塑造出了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存生的两种典型的人物。

三、在交错中体现独立
恩格斯曾说过:“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而且恩格斯于1888年4月致哈克纳斯的信中还以巴尔扎克为例提到:“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很明显,恩格斯要阐述的正是人物的独立性。人物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难免会带上艺术家的主观倾向,但同时人物又来自现实,所以人物是按照现实的特点独立发展的,这种人物独立发展的最后结果可能与艺术家的主观倾向相背离,但这却是成功的人物刻画。
虽然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反复地强调这是在他主观(即印象)中所产生的作品,并且他繁复的情节跳跃的叙述,使整本书里的故事都显得很模糊,但正如之前提到的这些故事的发展脉络没有得到很完满的解释,甚至有些还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可正因为这样一种交错的叙述使作者对文本中的人物可以更加的无情,这种无情让文本中的人物不仅仅只局限于一种世态的悲剧,更多的是对他们心灵的摧毁。哀莫大于心死。史铁生真正地跳出了作品,成为了每一个人物的上帝,哪怕是那个残疾人C也能无情地揭露他心灵上的疮疤,这点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是难得的。你可以用外部力量来摧毁人物,但是人物内部的瑕疵却不是每个作家都愿意揭露的。在这一点上从《务虚笔记》对比到张洁的《无字》,就让后者显得过分主观无法跳离对人物的喜好问题,也使作品中人物性格产生某种缺失。而史铁生正是很好的掌握到人物的独立性问题,使得《务虚笔记》建立于主观却不主观。

四、在繁复中重现历史
恩格斯在1890《致保·恩斯特》的信中批评奥地利作家海尔曼·巴尔关于妇女问题时说道:“妇女的皮肤是历史的发展,……因此,她不会有人类的皮肤。妇女的头发是历史的发展,……因此,她也不可能有人类的头发。如果把她(妇女)身上的一切历史形成的东西同皮肤和头发一起去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原来的妇女’还剩什么?干脆地说,就是雌的类人猿。”这句话里,恩格斯强调了人物性格不时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具有历史沉淀的。于是关于人物的性格理论的第四点便是人物的历史性。
《务虚笔记》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所带给那一代人的影响,史铁生笔下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想法都深深地带上了历史的烙印,他们从无奈到迷茫,从迷茫到淡漠,从淡漠到醒悟,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当中还夹杂着讲述了几个人物的父辈在战争年代的故事。在第十三、十六章,史铁生用两章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葵林里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相当典型的人物,就是葵林里的那个女人。很多人说她是叛徒,因为她在敌人的严刑逼供后出卖了她的恋人。这个人物生活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她只能选择背叛,因为她想活着,她的活着只是为了能再见到她爱的人。在战争结束后,她终于等到了她的恋人,但是由于新的历史环境所给予的压力,最后她只能选择送走了她的恋人。她展现出了战争年代所教会她生存的坚韧,而后是新时代所强加给她的叛徒的羞耻,同时也表现出是几千年中国封建文化所遗留下来的人性取向。正是这多方面的历史积淀,才造就这个人物典型的性格。当然,文本主要还是以文革给人物的爱情带来的冲击为主线,以一种繁复的故事叙述方式,较全面地展示了文革时期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对文革这段历史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而之后的故事发展,无一不体现出文革时期所带来的历史积淀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务虚笔记》也许可以作为史铁生对于这个世界完整的哲学思考笔记,只是他用了一个相当有趣的方式,将它们折射于一代人身上,通过他们对相同起点的不同选择,阐述了他对一个问题的多种假设性思考,到了最后又把这些回归到自我印象身上。而在对这一代人的人物性格塑造上又不脱离现实主义,极生动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理论,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务虚笔记》似乎可以称作客观的主观主义产物。

PS:因为找不到引文出处,所以文中关于马列文论的论述部分均为抄袭,我只勉强地写了关于《务虚笔记》的部分,而这一部分大部分来自我之前写过几篇关于史铁生的评论……

一而再PS:把《务虚笔记》跟马列文论扯到一起,真是可笑至极,顿时觉得自己的胡诌能力增强了百倍,不过实在对不起史铁生先生……

再而三PS:好歹是完成了一篇作业……暂时没力气再写《一千零一夜》了……

什么叫无聊捏

不得不承认,这砣无聊的人就是许涅涅……而她背后这砣可怜的东西就是tt送的莎士比亚,真难得它还笑得出来……但是许涅涅发话啦,比较可怜的是我好不好,我都快被莎士比亚勒死了……不过也可怜她让马克思跟《一千零一夜》纠缠了一天,最可恨的是《一千零一夜》一点也不符合马克思文艺作品人物性格理论,不然就可以捣弄个《从〈一千零一夜〉看马克思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理论》,一稿两用……可惜,现实是残酷的,然后许涅涅心理就畸型啦~~~~

她是他的堂妹和孩子们的母亲

一个农夫他有个秘密,他觉得一说出来他就会死掉,但是他的妻子一定要知道,书里这样写道——“最后他不得不把孩子们召来,又请来证人和法官,想立下遗嘱再把秘密说出来,因为他太爱他妻子了。她是他的堂妹和孩子们的母亲。”(引号部分选自《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译林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郅溥浩译)

“她是他的堂妹和孩子们的母亲。”我足足注视了这句话5分钟的时间,脑袋里在不停地转啊转啊,他的堂妹的母亲是什么啊,想啊想啊想啊,跟村下大叔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村下大叔还baidu知道了下,结果baidu知道出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事儿来……不过最后我还是自己给想通了,说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农夫的妻子跟农夫的叔叔乱搞,生下了农夫的堂妹……当我异常兴奋地向大叔炫耀我的思考结果后,大叔异常冷静地发来一句话——“她是他的表妹,和孩子们的母亲。”我当即就哭了……

都怪之前的几个故事太淫荡,于是我就把《一千零一夜》定格做一本小黄书……一开始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两个兄弟是国王,他们的妻子都出轨了,于是他们很伤心,就跑去森林里玩,然后就遇见了魔鬼旁边的美女,美女要求跟他们乱搞,不然就把魔鬼叫醒吃了他们。
兄弟二人由于害怕魔鬼,便先后与女郎交媾。事完之后,女郎让他们站起来,并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从里面取出一条链子,上面串着570个戒指。女郎问他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兄弟二人答说不知道。女郎说:‘这些戒指的主人,都是在魔鬼不知觉的情况下与我交媾过的。现在你俩的戒指也拿给我吧!’”
“女郎又说:‘这魔鬼在我新婚之夜把我抢了过来,将我放在箱子里,然后在箱子上锁上七把锁,把箱子沉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底。不过要知道,我们女人如果想做什么事,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的。’
”……
最后他们听完美女的话很开心地回去了,因为他们觉得魔鬼比他们惨多了……他们的老婆只跟一个黑奴乱搞,魔鬼的美女却跟572个人乱搞过……
(引号部分选自《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译林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郅溥浩译)

这版翻译太实在太差了,你说这么有趣的一本书给翻译成这样……

这些小论文们

在研究《一千零一夜》,因为要写篇中古亚非文学的小论文,本来打算写《源氏物语》的,结果翻了半天,家里的《源氏物语》不见了,反而翻出了本《一千零一夜》,然后只好顺其自然了……翻了五页左右就开始感觉有趣啦,频繁地看见“交媾”该词,感觉翻成“交媾”太书面了点,一点也没说故事的感觉,翻成“乱搞”多自然啊。王后与黑奴,国王与魔鬼旁的美女……比较震惊的是那个美女居然有570个戒指~~~~她应该很辛苦才对。

厄……好像许多小朋友都是听《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长大的……嘿嘿……

最近要写的小论文多得成灾,因为懒得去抄,所以一直习惯自己胡诌,结果这回遇上一砣臭臭啦——马列文论……我已经错过了正常的上交时间,全班也没几个没交。其实也不是不想交,是实在不会写……不喜欢马克思的文艺理论,感觉都是放P,但是我又不能像过去那样胡说八道,毕竟人家是马克思!我一定会不及格的……于是在这样的挣扎中我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依旧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太惨了……谁来帮帮我呢……

其实我已经在家里瞎晃了一天,依旧不愿意面对这几砣臭臭般的小论文……而且还很冠冕堂皇地告诉自己,我要自己写,所以要慢慢来呢……于是,我就这样被自己说服了一次又一次……

五月过半

在床上赖到11点,才不情愿地起床,洗澡,洗衣服,洗鞋子,吃饭饭,然后用新杯子泡了杯奶茶,神情恍惚地坐在电脑前。突然发现,五月过半。

剩下的半个五月,我应该可以坚定什么了吧,似乎实在是没有什么时间了。依旧有不少人要跟我谈论考研的事情,问一些我到底想清楚没有之类的问题,然后再给我一些好或者不好的建议。你说,这样我怎么可能想清楚呢?而且越来越感觉到想是没有结果的,思考还不如一个硬币来得干脆,反正都是要一个结果而已,思考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否能选择正确的路。当然,以目前的状态,我也很难接受一个硬币的建议……

哎……脑袋就这么坏掉啦……

五月的五月天

昨晚跟着cgg去看五月天了,没有预想中的兴奋,只是听到他们唱的最后一首《倔强》的时候,心里才开始翻腾,不过这是最后一首了。四周的人从头high到尾,前面的男生兴奋到脱衣服……因为没把眼镜带来,所以我基本什么都没看清楚,又因为到处是尖叫,所以我基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在这样一群人当中,才更真切地知道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苍老……

MAYDAY

感冒好啦,跑了几步,冲了个澡澡,洗了下衣服,做好一切准备~~~~

MAYDAY,我也来啦……

————————————————寻人分割一下———————————————–

PS:谁是harry呢……第一千个发表评论的家伙,留下联系方式哈,给你小卡片……

初夏萤火虫

昨天晚上跑去后山水渠边溜达散步,结果见到了不少飞舞的萤火虫,在草丛里忽明忽暗……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哎呀,整个一个《假如爱有天意》嘛……看着它们发了一会呆,然后就伸手抓了一只,小心翼翼地在手里握着握着,看着它从手指的缝隙里爬出来,自己飞走,一切美好得相当不真实……初夏夜晚的萤火虫突然让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地方的可爱,这是我最后一个可以在这里认真过的夏天了。

回到宿舍,宿舍的人都睡去了,一个人在黑暗里抱着一杯奶茶,热腾腾的,窗外是夏天惯有的鸟叫虫鸣,在某一时刻突然觉得幸福唾手可得。

今天起床喉咙疼,好象是感冒了,吃了点药,然后昏睡了一天,爬起来的时候,四肢无力,连回家的力气也没有了,晚上呆在宿舍里脑袋一片空白地看电影,然后什么也不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