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春树是通过邮件,所以最后她定下的采访方式是通过邮件。快四点的时候终于敲定采访春树的问题,还是希望可以同过交谈的方式,虽然弄了老半天,还特地看了〈北京娃娃〉,但是在那出问题时,还是老模样,没有想得太多。其实可能因为根本没什么思绪,一个人自言自语的确有些艰辛。等待春树的回复吧……昨晚下到99.2%的电影今晚又都奇迹般的停在99.6%,世界还是有些小奇妙。
email to chunsue
凌晨2点41分,看完春树的《北京娃娃》,开始看的时候是为了采访春树,看到一半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为什么要看了,只知道要把它看完。知道春树是在2001年或者2002年,涅给但影打了一个电话,涅只“喂”了一声,但影就问“是春树吗?”。这是涅第一次听见春树的名字,然后但影告诉涅春树写书啊快出版了,他说的应该就是《北京娃娃》。那时没有注意,后来也只是断断续续在诗江湖看到一些,到了05年,世界已经变成这样。呵……
本来以为可以跟春树以聊天的方式进行采访,而不是这样用冰冷的手指打着冰冷的键盘对着一个冰冷的文本。下面涅就问春树一些涅想问的。
为什么绵羊的毛可以自然卷?绵羊会喜欢春天吗?
春树觉得《激情万丈》是否带了一点写真集的小氛围?纯白不加修饰的纸张会不会更容易表达出你诗歌的张力?
为什么《激情万丈》里的文字并不是那么的“激情万丈”?
伊沙的《车过黄河》是涅很喜欢的一首诗歌,他的意象在会心一笑里被接受,而春树的诗歌,语言结构很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很轻松很自然的感觉,是不是缺失了一点什么?
于坚的诗歌是很有趣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中心,奇怪的方式,似乎从来不表达什么,但又在表达什么,让人看了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共鸣,涅看春树的诗歌时会突然想到他,但是春树的风格和他是很不同的。于坚常常说自己是非诗人,春树觉得自己是诗人吗?
诗歌给人力量。是这样吗?春树的《兔子》里有这样一句话“因为生活本来就没有意义”(不知道记得是不是准确)《激情万丈》好像也有一首关于在漂亮大楼上跳楼的……这样能给人力量吗?能让无力者有力,悲伤者前行吗?
80后的诗歌很随意,同时也晦涩,很多时候连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写下这些文字想表达什么,春树写诗歌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春树觉得80后的诗歌和之前的诗歌有什么区别?80后的诗歌有超越之前诗歌的可能吗?我们需要多久才能发觉这个可能?
晚上出门时在书店里看见春树和张悦然弄的一本杂志,有很丰富的图片,春树觉得自己是个很色彩的人吗?涅一直觉得色彩的人很厉害,但是为什么春树的文字总会保持在一定的色调?
春树觉得“作家”和“写手”有什么区别?
勉强问齐了10个问题。等春树回复了,涅想再问春树些。在凌晨三四点的环境里问一些暂时还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让涅有些茫然啊……
春天到了 绵羊都开始奔跑
突然想告诉春树这句话,呵呵,晚安或者早安。
什么时候可以看见春天的日出,似乎是马上了……很多人都在路上了,离开家却没有回家。缺角的地毯,隐形的棍子,串联的灯泡,黄色的外套,房间里立着搞笑的衣柜,夜晚干净发稍的投影。谁谁谁谁又将离开。